數顯倒角尺的標準測量流程
更新時間:2025-09-08 點擊次數:11次
數顯倒角尺作為一種高精度角度測量工具,憑借其數字化顯示、操作便捷和讀數直觀的特點,在機械制造、模具加工、質量檢測等領域廣泛應用。以下是關于其測量方式的詳細解析:
該設備通常由主體尺身、可旋轉探頭、傳感器組件及液晶顯示屏組成。核心原理基于角度位移引起的電容變化或光學編碼器信號轉換,將機械運動轉化為電信號后進行數字化處理。相較于傳統萬能角度尺,它消除了人為估讀誤差,并支持數據保持、零點校準等智能化功能。
二、數顯倒角尺標準測量流程
1.基座對齊定位法
基準面貼合:將被測工件的一個平面緊靠尺體的底邊基準面,確保無間隙;
探頭接觸特征線:調整活動量角器的探頭直至其尖*精準觸碰到需要測量的邊緣或刻線;
鎖定讀數:待液晶屏顯示數值穩定后按下保持鍵,記錄當前角度值。此方法適用于規則幾何體的外角/內角測量。
2.投影輔助校準法
對于復雜曲面或深腔結構,可通過附加激光投射裝置實現非接觸式測量:
開啟紅色輔助激光線使其垂直照射于被測表面;
微調尺體位置使兩條光線重合;
根據顯示屏實時反饋的角度值進行微調至重合狀態。這種方式特別適合狹窄空間內的間接測量。
三、數顯倒角尺特殊工況應用技巧
1.凹凸面的分段測量
遇到非連續折線結構時(如齒形零件),可采用分段累積法:
先測量單個齒槽的角度偏差Δα;
累加各段偏差值得出總包絡角度;
結合統計功能計算平均值與標準差,評估整體一致性。
2.動態跟蹤模式
在裝配調試階段啟用連續測量模式:
長按SET鍵進入實時追蹤狀態;
緩慢移動工件觀察數值連續變化;
捕捉最大/最小極值作為參考依據。該模式便于尋找最佳配合位置。
3.差值比較測量
利用AB差值計算功能實現相對測量:
以標準件為參照設定A點角度值;
測量實際工件獲得B點數值;
自動顯示Δ=B-A的差值結果。此方法可快速判斷合格與否。
